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乐府诗集》“鼓吹”“横吹”曲辞的乐类特征及其乐府学意义
引用本文:王淑梅,于盛庭.《乐府诗集》“鼓吹”“横吹”曲辞的乐类特征及其乐府学意义[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
作者姓名:王淑梅  于盛庭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徐州,221116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魏晋乐府诗的诗乐关系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诗词曲源流史”,“《乐府诗集》整理与补编”,江苏省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阶段性成果。
摘    要:郭茂倩将“鼓吹”与“横吹”从汉鼓吹乐的杂合状态中析出,分别设类,但如何把握鼓吹与横吹乐的区别与联系,郭氏解题未能给出明确答案。如果我们根据出土文献保存的音乐表演信息,借助音乐图像与书面文献资料互证,便不难发现,在乐器的使用上,鼓吹无角,却有鼓、铙和短箫,歌者击铙、鼓为节而歌,构成鼓吹乐的基本特征。横吹则以角、笛为标志性乐器,又有小型节鼓,鼓手或即歌者。值得强调的是,横吹曲虽然源于北狄诸国的马上之乐,但马上奏乐只能算作骑吹的标志,与军乐并无必然联系,亦非鼓吹与横吹的区分标志。尤其是鼓吹与横吹乐自汉以后仍不断发展演化。通过音乐图像还可以看出,乐器使用上的差异所形成的音乐特征才是鼓吹与横吹乐的本质区别,这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目前书面文献记述零散不系统的缺憾,对乐府音乐学的研究至关重要。由汉至唐,鼓吹与横吹曲辞在音乐与文学的交织中继续发展,蔚为大观,郭茂倩将其从“鼓吹乐”中分列出来,不仅彰显了两类曲辞的音乐学与文学成就,还昭示出汉唐乐府诗的发展趋势与脉络,具有重要的乐府学意义。

关 键 词:乐府诗集  鼓吹曲辞  横吹曲辞  

On the Music Features and Yuefu Academic Significance of"guchui"and"hengchui"of"Yuefu Poetry"
WANG Shu-mei,YU Sheng-ting.On the Music Features and Yuefu Academic Significance of"guchui"and"hengchui"of"Yuefu Poetry"[J].Journal of Xuzhou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14(6).
Authors:WANG Shu-mei  YU Sheng-ting
Abstract:
Keywords:Yuefu Poetry  Guchui  Hengchui  nao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