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粳稻品质评价及聚类分析
摘    要:为探明影响黄淮流域粳稻品质的主要性状间的相互关系,以提高优质粳稻育种的预见性和可靠性,利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等分析方法,对河南省2010—2012年20个粳稻新品种的11个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性状中变异系数较高的有垩白度(64.46%)、垩白粒率(49.67%)、透明度(47.33%)、胶稠度(11.37%)和碱消值(10.20%),其他性状的变异系数较低,垩白度、垩白粒率、透明度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很重要;将11个品质性状提取垩白因子、精米因子、粒型因子、出米因子和胶稠度因子5个主成分,其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4.74%;20个品种被划分为4个类群,第Ⅰ类含4个品种,第Ⅱ类含8个品种,第Ⅲ类含3个品种,第Ⅳ类含5个品种.第Ⅱ类属优质类,其中新稻062235的综合品质居参试品种之首,达到优质粳稻国标一级标准.在优质粳稻育种实践中应以降低垩白度及垩白粒率为主攻目标.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