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从"补工资"到"补机制": "特岗教师"工资性补助政策的实施效果
引用本文:宋婷娜,郑新蓉.从"补工资"到"补机制": "特岗教师"工资性补助政策的实施效果[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7,15(2).
作者姓名:宋婷娜  郑新蓉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基金项目: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设立项目"中央特岗计划"政策实施成效评估
摘    要:本文利用11省13县的实地访谈和调研数据,对"特岗计划"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估.该计划的政策目标是解决农村义务教育师资短缺、"县招"动力不足的问题,中央财政通过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特设岗位教师的工资性支出,以此帮助农村地区补充教师.本文发现,"特岗教师"工资性补助政策的实施,激发了县级招聘农村教师的动力,辐射产生了各具特色的地方特岗计划,并逐步形成了以"国标—省考—县聘—校用"为基本程序的规范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补充机制.但是随着实施规模的扩大,"特岗计划"支出面临新的挑战:一是部分地区突破编制限制,造成国家财政供养压力;二是"特岗计划"的长期实施加大了地方对中央转移支付的依赖度;三是"特岗计划"的扩大化与攀比化倾向,进一步加剧了中央财政负担.为发挥"特岗教师"中央专项资金的引导性和激励性,本文建议,提高艰苦岗位生活补助金比例,实施按岗补助的财政投入政策,岗编分离.

关 键 词:特岗教师  工资性补助  编制预留  实施效果  岗编分离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