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小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培养
引用本文:包翠萍.论小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培养[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26(12):133-133.
作者姓名:包翠萍
作者单位:阜蒙县八家子学校,辽宁,阜新,123104
摘    要:一、小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界定 幸福是人类的终极追求,古今哲人都曾对幸福作出过精辟论断.快乐主义幸福观代表人物伊壁鸠鲁曾指出:"快乐是生活的开始和目的.幸福是我们天生的善,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终极目的仍是得到快乐."而完善主义幸福观的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则表示,幸福除了追求快乐之外还应追求自我的实现和发挥,同时,他把幸福定位于"一切其他东西或是它(幸福)的必然附属品或是为它的本性所需的有用的手段".

关 键 词:小学生  培养  亚里士多德  幸福观  人物  主义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