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儒家德育的衰落与消亡:从晚清到“五四”的历史考察
引用本文:叶飞.儒家德育的衰落与消亡:从晚清到“五四”的历史考察[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2):48-53.
作者姓名:叶飞
作者单位: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青年课题“公共交往与学校公民教育的实践策略研究”[EEA110340];南京师范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1109004]
摘    要:儒家德育的衰落史隐含于晚清到“五四”时期的这段历史陈迹之中。晚清的教育新政和学制改革虽然在主观上想要维护儒学的正统地位以及封建统治秩序,但是客观的结果却是逐渐消解了儒家德育的制度基础;此后,民国初期的德育课程改革在课程设置层面上废除了“读经”和“修身”这两门课程,进而解构了儒家德育的课程基础;“五四”时期的德育革命则全面批判了儒家价值观,导致了儒家德育的价值基础的崩塌。通过对这段德育变迁史的考察与分析,可使我们更清晰地理解儒家价值观以及儒家德育的现代困境,从而促进我们对于近代德育变迁史的反思。

关 键 词:儒家  儒家德育  德育变革  制度变迁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