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群落多样性-稳定性理论及其在有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引用本文:颜忠诚.群落多样性-稳定性理论及其在有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6).
作者姓名:颜忠诚
摘    要:生物群落(biocoenose)是指在一定的环境内生活的生物种群的总和。生物群落这术一语是由德国动物学家莫比乌斯(Mibius 1877)通过研究牡蛎浅淮和适应于那里的有机体首次提出的。到本世纪, Davenpart(1903)、Forbers(1939)发展提出了群落生态学(COmmunity Ecology)。群落研究对象是一定环境内的整个生物群体。因此,需要从整体观念出发。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群落多样性是作为群落结构水平的可测性的功能特性。群落稳定性是群落的一个可观测的功能特性。群落生态学家通过研究多样性、稳定性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曾得出“多样性导致稳定性”这一理论。这一理论在应用生态学中取得了一些成效,如稻田害虫综合治理(IPM)中的应用(陈常铭等 1981、1985、1986,赵志模等,1985)。Simpson(1949)提出群落多样性指标概念并数学化,从此,群落多样性在群落研究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