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人的基本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更需要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尤其是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健全的人格,以适应发展与竞争的社会对人的基本素质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对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包括特殊教育工作者提出了面向未来的崭新课题。对特殊教育学校而言,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残疾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相关心理教育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认真贯彻特教学校新课程方案的重要环节,是全面推进特殊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把握其教育的客观规律和基本原则,注意将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体残疾学生,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全面培养相结合,以提高全体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为基本立足点和最终目标,帮助残疾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生活精神和人生态度。由于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迟,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特别是特殊教育学校,各地重视程度和开展水平还很不平衡,心理教育师资队伍和教学条件还很匮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和体制还不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和探索还很薄弱。我们面临的任务艰巨而紧迫,我们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克服困难,努力奋斗,加速特殊教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4"-年上半年,在浙江省衢州市召开的“全国聋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研讨会”,是近年来第一次全国性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总结的交流大会,本期“视点”栏目选编了部分文章推荐给大家,希望引起广大特教工作者对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探索的重视,以切实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情感教育,情感教育的基石是教育者爱心的奉献。特别是对于残疾儿童少年,他们已经缺少了健全的体魄,他们更需要健康的心理,从而积极主动,乐观向上,自尊、自立、自强地面对生活,面对社会,面对未来,这就要求我们特教工作者倾注全部的挚爱和加倍努力奋斗。我们可以认为,无论对特殊教育如何定义都铺垫着一个词——心理教育;我们深深感悟,不管对特教教师怎样诠释都蕴藏着一个字——那就是“爱”!“心会跟爱一起走,说好不回头!”让我们携手前行,为所有残疾儿童的幸福成长不懈拼搏![编者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