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赤壁赋》哲理与诗性的高度融合
引用本文:王方.《赤壁赋》哲理与诗性的高度融合[J].考试周刊,2010(52):27-28.
作者姓名:王方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台中等专业学校,江苏东台224200
摘    要:苏轼的前《赤壁赋》历来是评论家争议的一篇佳作名篇。文章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文章的重点便转移到关于人生态问题的论辩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极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诗情画意般的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而深刻的哲理则在不经意中水到渠成,这就是它成为名篇佳作的原因之一。

关 键 词:《赤壁赋》  哲理  诗性  景物描写  生态问题  消极情绪  意在言外  诗情画意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