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科学、公众与疫情的社会治理───科学传播学的视角
引用本文:顾昕,郭凤林.科学、公众与疫情的社会治理───科学传播学的视角[J].科学学研究,2020,38(7):1153-1160.
作者姓名:顾昕  郭凤林
作者单位:1.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 北京外国语大学;
基金项目:中国科普所对外委托课题
摘    要:突发公共卫生危机的社会治理离不开有效的科学传播。传统的科学传播是“赤字模式”,旨在通过科普以填补公众在科学知识上的赤字。这种模式割裂了科学知识的生产与传播过程,对所传播知识的准确性要求高而时效性要求低,缺少科学界与公众的对话。这种传播模式的缺陷在中国新冠肺炎疫情的治理中显露出来:科学家对知识生产的高度重视和对科学传播的相对忽视,影响了科学界对政府和大众决策所需知识的供给;在有限的科学传播中,科学用语与社会语言的隔阂,引发了大众对疫情风险的误解。因此,社会治理体系建设需要科学传播从赤字模式向对话模式和知识共同生产模式转型,融合科学知识的生产与传播过程,在传播中充分考虑社会情境与科学情境的差异,实现及时和有效的科学传播。

关 键 词:科学传播  科学共同体  社会治理  新冠肺炎疫情  公共卫生应急管理
收稿时间:2020-05-13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学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学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