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华革命党人易象的革命生涯
引用本文:金建陵.中华革命党人易象的革命生涯[J].档案与建设,2006(10):42-44.
作者姓名:金建陵
作者单位:南京市下关区政府教育督导室,江苏南京210011
摘    要:易象,字梅丞,号梅园,又号梅僧。1881年5月14日出生于湖南长沙县花果园易家老屋的一个穷苦农民家。父亲易道生和母亲蒋氏以种田、织绢为生,却很看重读书,自幼聪敏的易象从4岁起开始了读书生活。17岁时,他进入长沙南城书院(即后来的长沙第一师范学校)攻读经书。当时,正值戊戌变法在北京爆发,常“愤国事不振,众生不平”的易象受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变法维新思想影响很深,发誓以英勇就义的湘人谭嗣同为楷模,矢志救国救民。1904年,他在妻子陈氏生下长女易漱瑜的第二年,被补廪为“进学”,开始讲学于南湘。1906年初,在东京加入同盟会的林伯渠被同盟会总部派到长沙举办振楚学堂,兼在西路公学任职。这两家学堂都是革命党人用以掩护地下活动的机关。这一时期,易象认识了比他小5岁的林伯渠。1907年,湖南籍的同盟会会员宋教仁赴东北组建同盟会辽东支部.策划武装起义,易象便与林伯渠等一同前往。辛亥革命期间,易象曾写过一首壮志凌云的诗:

关 键 词:革命党人  易象  革命生涯  中华  变法维新思想  读书生活  长沙县  同盟会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