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互动的文化机理初探——基于对北京市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活动的田野观察
引用本文:刘谦,冯跃,生龙曲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互动的文化机理初探——基于对北京市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活动的田野观察[J].教育研究,2012(7):22-28.
作者姓名:刘谦  冯跃  生龙曲珍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人类学研究所;首都师范大学社工系
基金项目: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促进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合的策略研究”(项目批准号:2011D009003000002)的研究成果
摘    要:借助教育人类学视角,结合田野观察和问卷调查方法,针对北京市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互动进行调研发现,在农民工随迁子女家校互动中,存在干预性教育行为、非干预性教育行为和情境性教育三种主要实践模式,在每种模式互动中,都彰显着人们对教育目标的理解、社会资本的局限、自我经历的复制等社会文化因素对教育实践的影响。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相对匮乏的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需要和其学校教育一起,共同受到社会和政府进一步关注。

关 键 词: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文化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