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我国古代编纂事业发达的原因初探
引用本文:沈继成.我国古代编纂事业发达的原因初探[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8(2).
作者姓名:沈继成
摘    要:在我国古代,有极其发达的编纂事业,相传早在三皇五帝之时,就已经出现了“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这些古书,春秋末期,就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编辑家——孔子。秦汉以降,卓有成就的大编辑家更是不断涌现,瑰丽璀璨的宏篇巨制层出不穷。到封建社会晚期的明清时代,不仅出现了诸如《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这样的超大型类书、丛书,而且还出现了诸如《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河防一览》等有很大影响的科技专著。据统计,我国现存的古典文献总数不下八万余种,这在世界文化史上是罕与伦比的。这些浩如烟海的古典文献的形成和积聚,固然是历代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艺术家智慧的结晶,也是一代代默默笔耕的编辑家贡献给我们民族的巨大精神财富。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