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央巨型超高压变质带和两期超高压变质作用的年代学证据
引用本文:杨经绥,吴才来,张建新,许志琴.中央巨型超高压变质带和两期超高压变质作用的年代学证据[J].科学中国人,2005(8).
作者姓名:杨经绥  吴才来  张建新  许志琴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土资源部“十五”重点科技项目(20010201),国家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49732070)的部分支持
摘    要:沿中央造山带存在一条巨大的超高压变质带,其西起阿尔金-祁连,往东经秦岭,延至大别-苏鲁,全长超过4000km。柴北缘片麻岩中含柯石英锆石的SIMS离子探针原位微区U-Pb定年获得超高压变质年龄452±13.8Ma,锆石的退变质年龄419±6.7Ma。SHRIMPU-Pb定年获得秦岭含金刚石片麻岩中锆石的下交点年龄502±45Ma,上交点年龄1545±100Ma,认为前者代表超高压变质年龄,后者为原岩岩浆锆石年龄;获得榴辉岩锆石的上交点年龄1381±82Ma和下交点493±170Ma,认为上交点代表榴辉岩原岩年龄,下交点代表超高压变质年龄;获得江苏东海县青龙山榴辉岩含柯石英等超高压矿物锆石的年龄为441Ma±9Ma,449Ma±9Ma,和442±9Ma,平均444±9Ma,核部含斜长石+磷灰石锆石年龄为761±13Ma,认为前者代表超高压变质年龄,后者代表榴辉岩原岩结晶年龄。认为中国中部沿中央造山带中存在两期超高压变质作用,第一期为加里东期,第二期为印支期,两期超高压变质事件在时空分布方面是不同的,加里东期超高压变质事件由西部阿尔金-柴北缘延至东部大别-苏鲁,印支期超高压变质事件没有在大别以西发现。认为中央造山带应是一个多期活动的造山带,较早形成罗德尼亚大陆的格林威尔造山运动可能留下了10亿年左右的构造岩浆事件记录,如中央造山带中大量10亿年左右的花岗岩及基性超基性岩类;罗德尼亚大陆之后第一次裂解作用可能发生在800年左右;其后早古生代加里东期的洋盆裂开,蛇绿岩和超高压变质岩石的大量出现是一次十分强烈的板块构造事件,从东到西,沿中央造山带均有分布;加里东期造山事件之后印支期沿该造山带又有一次大的板块裂解和俯冲碰撞作用,表现在勉略蛇绿岩洋壳及大别-苏鲁印支期超高压变质带的存在。中央造山带保留和记录了多期裂解、会聚事件,通过对其解剖,不仅可以认识中国大地构造格局和演化,并由此理解全球的大陆漂移、一系列大裂解和大会聚等大的地质事件。

关 键 词:中央碰撞造山带  柴北缘  大别苏鲁  秦岭  超高压变质作用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