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以德修身而求治世——试论顾炎武《易》学中的道德修养
引用本文:张晓芬.以德修身而求治世——试论顾炎武《易》学中的道德修养[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3):53-57.
作者姓名:张晓芬
作者单位:“国立”陆军专科学校 共同科,台湾桃园
摘    要:顾炎武(1613—1682)一生"身涉万里,名满天下"。其学行可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来概括。顾氏倡导博学,反对空谈,强调务实经学以取代空谈心性的理学。所谓"古之所谓理学,经学也;今之所谓理学,禅学也"。《与施愚山书》秉持着经世致用理念,开风气之先,被梁启超誉为"清学开山之祖"。《清代经学之建设》虽顾氏重视实事求是之学,然在《易》学方面,却是承袭"程朱义理学",借《易》论事,或借事论《易》,惟不承继邵雍的图书象数之学。其治《易》亦反对空谈,力主实用,希能"体之于身,施之于政"。然问题是,顾氏反对宋明儒的空谈性理与天道,但宋明《易》学多论性理与天道内涵,因此,在顾氏承继"程朱《易》学"时,其如何将《易》理切于实用,抛却性理与天道之论?在此,顾炎武《易》学中所强调的道德修养又是如何?诸如此类问题,则是本论文所欲探讨的。

关 键 词:顾炎武  《日知录》  经世致用  易学  正行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