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深入理解 “虚”中求实——文言虚词的复习
引用本文:陈士清.深入理解 “虚”中求实——文言虚词的复习[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1999(10).
作者姓名:陈士清
摘    要:文言虚词一般被定义为不表示实在意义、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份、在句子中只起语法作用的词。常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以、而、于、乃、焉、然等。绝大部分虚词在不同语境有不同的意义和用法。但这些词的意义和用法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一定规律可循,要深入理解。例如:“而”一般是连词,表示以下四种关系:(1)表并列。如“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而”连接的成分一般不分主次。(2)表顺承。如“温故而知新”,必须先“温故”,然后才能“知新”,有先后关系。(3)表修饰。如“吾恂恂而起”,“恂恂”做状语,修饰“起”。(4)表转折。如“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而”前后的意思相对或相反。因此,复习时无需一味地去死记硬背,主要的应是积极地积累材料,深入理解,寻找内在的规律,然后再加以记忆。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