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粤乐“八大曲”初析:戏曲清唱、珠江河调、广东汉剧
引用本文:容世诚.粤乐“八大曲”初析:戏曲清唱、珠江河调、广东汉剧[J].文化遗产,2016(3):9-15.
作者姓名:容世诚
作者单位:新加坡国立大学 新加坡,117570
摘    要:"八大曲"是指八首古腔粤曲曲目。这一系列清唱粤曲,约在清代同治年间,流行于广州菊部曲坛。上世纪五十年代,香港粤乐名宿潘贤达提倡复兴"八大曲",1954年发表《粤曲论》讨论"八大曲"美学,同时区分粤乐曲艺的四种演唱风格,分别是:戏班、八音、"玩家"(意即业余乐师)和河调。本文特别强调,"玩家粤乐"是实践"八大曲"的表述载体,"八大曲"美学特点呈现于"玩家粤乐"之中,二者紧密契合,不能分割。另外,"八大曲"本身虽非场上演剧,但其唱本曲文,保留了同治光绪年间粤剧唱词形式。本文尝试从"戏曲清唱"、"珠江河调"和"广东汉剧"三个方面,论述"八大曲"在的历史地位。并通过比较"八大曲"和"外江戏"剧本唱段,窥探早期"粤剧"和"外江戏"的历史联系。

关 键 词:八大曲  粤乐史  外江戏(广东汉剧)  清末粤曲  广东曲艺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