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孟子》中的心和性
引用本文:李海峰.《孟子》中的心和性[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3):1-4.
作者姓名:李海峰
作者单位: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院
摘    要:分析<孟子>中的心性学说,讨论<孟子>中的"心"和"性"的多层含义,探讨儒家哲学实现理想道德人格的机制.认为孟子谈到的心包含本然心、自然心、应然心三层内涵,性则分为自然属性和社会道德属性两种,理想道德人格的实现就是以本然心为基础,扩充至道德完善的应然心状态.孟子的心性学说为当今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优秀的古代文化资源.

关 键 词:    道德  理想  人格  自觉
文章编号:1008-7648(2002)03-0001-04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