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院校布局结构调整中的地(市)教育学院 |
| |
作者姓名: | 王济时 |
| |
作者单位: | 浙江省金华教育学院,浙江金华321000 |
| |
摘 要: | 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教育结构和学校布局,这是教育发展中的一项常规工作,面对21世纪的到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新形势,各级各类教育结构和布局高速的幅度自然地更大一些,我国师范院校布局结构调整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针对师范教育不适应现代化建设和教育要“三个面向”的需要,特别是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矛盾而提出的。调整的总体目标是:1,以师范院校为主体,其它高等学校积极参与,实现中小学教师来源多样化;师范教育层次结构重心逐步升高,以“教师教育”代替“师范教育”,职前职后教育贯通,重心后称,继续教育走上法制化轨道,以现代教育和信息传授技术为依托,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时代性,体现终身教育思想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新体系,2.层次结构调整目标:从城市向农村,从沿海向内地逐步推进,由三级师范(高师本科,高师专科,中等师范)向二级师范(高师本科,高师专科)过渡。到2010年左右,新补充的小学,初中教师分别基本达到专科和本科学历。3.学校布局调整目标:师范院校数减少,在校学生均规模增大,本主要研究地(市)教育学院调整的情况以及今后继续调整的策略思考。
|
关 键 词: | 高师 学校布局 布局结构调整 教育学院 教师培训 学校合并 教育改革 中小学 |
文章编号: | 1008-228X(2001)01-0068-06 |
修稿时间: | 2000-12-26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