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生态国土建设的科学内涵和基本框架
引用本文:陈从喜,马永欢,王楠,黄宝荣,成金华.生态国土建设的科学内涵和基本框架[J].资源科学,2018(6).
作者姓名:陈从喜  马永欢  王楠  黄宝荣  成金华
作者单位: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战略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摘    要:生态国土具有经济、社会、生态等多重属性和功能,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和空间载体。加强生态国土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要求,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采用文献分析、实地调研和专家座谈咨询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生态国土建设的科学内涵、基本框架、技术路径和政策措施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系统阐述。生态国土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要发挥自然资源生态文明建设主力军作用,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部署落实到自然资源领域的各个环节。基本框架是以源头保护、节约利用、整治修复为主线,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集中统一管理自然资源资产,集中统一监管自然生态,改革和完善自然资源管理制度,加强生态国土基础能力建设和科技创新支撑,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和政策,加强规划和引导,加快开创生态国土建设的新局面。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资源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资源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