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文献学视域下的美国国会图书馆汉籍收藏史(1912-1949)
引用本文:马英杰.文献学视域下的美国国会图书馆汉籍收藏史(1912-1949)[J].图书馆论坛,2023(8):120-127.
作者姓名:马英杰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中文系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北美汉学发展与汉籍收藏的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8ZDA28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海外中国文献收藏历史与专题研究”(项目编号:010814370114)研究成果;
摘    要:美国国会图书馆是美国最重要的汉籍收藏单位。美国汉籍收藏史在1912-1949年的发展有独特的推动因素,与汉学史并不完全同步。在文献学视野下,1912-1949年间美国国会图书馆的汉籍收藏史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1912-1925年是基本典籍的建设期,积累了大量文献资源及文献学经验;第二阶段是1926-1941年,大量购入私人藏书以增加稀见典籍收藏量;第三阶段是1942-1949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新入藏文献以当代资料为主,1949年起不再购入带有文物属性的传统汉籍。在汉籍收藏不断积累的同时,美国国会图书馆的汉籍目录学、版本学水平得到长足发展,成为美国汉学开展的重要基础。

关 键 词:美国国会图书馆  美国汉籍收藏史  美国汉学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