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浅谈《红楼梦》解读中对于黛钗形象的常见置换
引用本文:葛倩.浅谈《红楼梦》解读中对于黛钗形象的常见置换[J].文教资料,2013(31):34-36.
作者姓名:葛倩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摘    要:《红楼梦》自问世以来,不知引得多少文人雅士为之折腰,大大小小的民间红学会不计其数,考证派、索隐派、以周汝昌为代表的“新红学”学派以及以冯其庸为代表的“当代红学”学派各自蓬勃发展,甚至一度有“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的说法。而红楼梦的艺术造诣也的确极高,被世人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达到了中国小说史上不可超越的巅峰。《大英百科》更盛赞红楼梦的价值几乎等于一整个欧洲的。在红楼梦取得的众多艺术成就当中,其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尤为成功和突出.宛如一幅生动的“人物画廊”。从古至今的红学研究者们,也颇有一些有识之士研究小说中大大小小、男男女女的人物,而在他们丰富的研究成果当中,我们可归纳出“闲逸避世”的贾宝玉,“颇为隽永多才,孤傲不羁”的林黛玉,“圆滑世故,温柔端方”的薛宝钗等等人物形象。但是,随着红学研究的快速发展,这些常见的观点和“经典”的结论已经越来越无法真正令人信服,尤其是在解读宝钗与黛玉这两位红楼梦中的女主角形象时,历代红学家常常会被发现因为理解的偏差,从而对其二人的真实性格进行了置换。

关 键 词:红学派系  艺术成就  形象对比  置换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