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语文教,学“倡简观”
引用本文:高万同.语文教,学“倡简观”[J].小学教学参考,2006(9):4-5.
作者姓名:高万同
作者单位: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初等教育系,542800
摘    要: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从而产生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驱使个体积极思考,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所用到的知识、技能是前人总结和积累的,而提出一个新问题却需要批判性思维,需要有创造性与想像力。一个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通常是一个有主见的学生;一个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通常是一个思维活跃的学生;一个乐于提出问题的学生,就已迈出了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提出问题可以说是思维活动的最高境界。学生有了问题意识,对事物就有自己独特性的看法,会对自己或他人提出的问题进行积极思考。

关 键 词:问题意识  小学生  提出问题  批判性思维  培养  心理状态  认知活动  爱因斯坦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