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波普尔“科学发展的逻辑”及其教育意蕴
引用本文:王静.波普尔“科学发展的逻辑”及其教育意蕴[J].大学教育科学,2006,5(5):74-76.
作者姓名:王静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湖南,长沙,410082
摘    要:20世纪30年代以后,受科学革命的影响,波普尔在批判逻辑实证主义观点的过程中,重新思考了“科学知识发展的逻辑问题”。他认为,通过感觉经验的归纳,不可能从特殊上升到普遍,从偶然上升到必然。理由是:归纳法只能告诉人们过去,不能告诉人们未来。从数学的观点看,无论过去的重复数有多大,它只是一个有限数,而未来是无限的。一个有限数与无限数相比,所得概率只能是零。“观察和理性都不是权威”。因此,他认为,归纳法不是科学的方法,它既不能给人以必然性知识,也不能给人以未来的或或然性的知识,应将它排斥在科学领域之外。

关 键 词:逻辑实证主义  科学发展  波普尔  教育意蕴  知识发展  科学的方法  归纳法  30年代
文章编号:1672-0717(2006)05-0062-19
修稿时间:2006年6月3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