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文化空间重构——以S省花园社区为例
引用本文:赵翠翠.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文化空间重构——以S省花园社区为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3):119-128+172.
作者姓名:赵翠翠
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宗教社会学话语体系及其本土知识结构研究”(项目编号:18ZDA230);;2019年度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计划之人文社科重大项目“中华文明信仰与当代中国心态秩序重建”(项目编号:2019-01-07-00-05-E00011);
摘    要:城镇化进程中,如何重构文化生活空间,满足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进而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是当代乡村现代化建设及城乡关系融合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作为大众精神文化需求之重要构成的民间信仰空间及其仪式性活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帮助搬迁民众适应新社区生活,并在城市生活中重构其文化空间、身份归属与意义认同。基于对花园社区管理民间信仰相关举措及其现状特征的深入考察,集中论述村落神像被集中安置于城市道观空间后大众精神生活及其秩序的异地重构与心态适应问题,可以发现基于乡村地域崇拜的民间信仰从乡村文明进入城市文明之后,其空间灵验及神圣性所面临的消解弱化以及重构的可能。这些空间重构,说明大众文化需求及其偏好的多元化转向、家庭关系及其代际差异等个体化变迁,对于重塑民间信仰及其乡村现代价值、重构大众精神文化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城镇化  文化空间  精神需求  城乡融合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