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人性的“封锁”和短暂的开放──比较《锦绣谷之恋》和《封锁》
引用本文:周梅!中文系.人性的“封锁”和短暂的开放──比较《锦绣谷之恋》和《封锁》[J].丽水学院学报,1997(6).
作者姓名:周梅!中文系
摘    要:人性即人的本质是什么?自有人类以来,这个永远的“斯芬克斯”之谜就困扰了人本身。古今中外,多少哲学家、心理学家都给“人性”下过定义。战国中期的告子(告不害)提出“生之为性”、“食色,性也。”①肯定了人的动物局性,却忽视了人和动物质的区别;而西方的哲学家笛卡尔则将人的本性归于人的思想或理性,提出“我思故我在”的著名论题,这种唯理论的人性论否定了人的身体和欲望,无疑又是唯心主义的人性论。在众多有影响的人性说中,各人理解的角度不同因而侧重点也就不一,它们往往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又都是片面的。只有当马克思主…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