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古代经学解释的目标、本质及其二重性
引用本文:姜海军.中国古代经学解释的目标、本质及其二重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63-71.
作者姓名:姜海军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经学解释的思想与方法研究”(16BZX044);
摘    要:经学是中国古代儒学的基本表现形式,围绕着经学形成了中国独有的解释学。中国古代经学解释的主要目标围绕着“道”而进行,其中基于现实国家治理的“治道”是其解释的基本诉求。在古代,基于“治道”的不同建构而形成了汉、宋两种经学解释的类型,统治者们都想借此建立基于话语权力的文化认同,从而为政治统治提供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思想与方法。与此同时,儒经本身也是古代天道人事的承载,具有超越性与普遍性。所以,古代经学解释体现出了语言与意义、主体与客体、知识与道德、主观与客观、天道与人事、内圣与外王、历史与现实等等多种二元性或曰二重性。虽然如此,古代解释者注重通过经学解释的张力来化解这些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关系,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经学的现实价值。

关 键 词:经学  解释目标  治道  解释学的二重性  中国儒学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