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经济民俗学:探索认同性经济的轨迹——兼论非遗生产性保护的本质属性
引用本文:田兆元.经济民俗学:探索认同性经济的轨迹——兼论非遗生产性保护的本质属性[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88-96.
作者姓名:田兆元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
基金项目: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14ZS0560)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民俗经济是指与民俗活动相关的经济,它包括与民俗直接关联之衣食住行与生老病死类的商品生产与消费,也包括民俗演艺及民间文艺转化而来的文化创意产品的生产与消费;此外,民俗经济也指因民俗活动的开展而带来的特别消费。民俗经济是一种认同性经济,它是历史形成的重要经济与文化资源之一。中国民俗经济体量巨大,生态功能与文化功能很强,其对于中国经济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民俗经济资源需要一次大规模的普查,建立资料库以为开发之用;政治文化与制度文化对于民俗消费习俗的影响至关重要,民俗经济对于文化传承与文化认同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消费习俗是经济的核心驱动力之一,民俗生态对于经济发展存在综合关联。总之,经济民俗学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有待系统的理论建设。当下而言,经济民俗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有诸多有益的启示。

关 键 词:经济民俗  民俗经济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