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巧妙的比喻传神的描写——读《夜读》
引用本文:孙光萱.巧妙的比喻传神的描写——读《夜读》[J].中文自修,1999(5).
作者姓名:孙光萱
摘    要:舒婷是我国当代一位著名的女诗人。她1952年生于福建,1967年初中毕业后曾到福建山区插队,一边劳动,一边偷偷地创作诗歌。粉碎“四人帮”以后,她诗思泉涌,写下了《致橡树》等一大批优秀诗作,有的已收入中学语文教材,赢得了广大青年读者的喜爱。和“文革”期间那种“假、大、空”的诗歌不同,舒婷的诗作隽永蕴藉,想象丰富,经得起细细咀嚼,这里她自选的《夜读》也不例外。万籁俱寂之时,人人都有“夜读”的经验,人人都尝过那种一卷在握、神驰天外的美妙滋味,却未必能形诸笔墨,化作可视可亲的生动情景,这就得感谢诗人的创造性劳动了。下面,就让我们走近诗人的书桌,设身处地体会一下诗人的创造性究竟表现在哪里。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