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际骈文的演进 |
| |
作者姓名: | 吕双伟 |
| |
作者单位: |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辞赋骈文研究中心 湖南 长沙 410081 |
| |
基金项目: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明清骈文文献整理与研究”(18ZDA251); |
| |
摘 要: | 自清代以来,明代就被认为是骈文的衰微期。其实,晚明骈文已从明、暗两线振起。明线主要表现为四六表启走向繁荣,特别是启文盛行;暗线则主要表现为不以“四六”为名,但具有骈文之实的六朝文流行,序跋、辞赋等都可使用骈体。清初骈文延续这一态势,但偏重于学习六朝骈文而不是宋元明四六,从偏于应用性转向更重文学性。这种演进不仅实现了骈文对“四六”的超越,完成了体裁、题材和风格新变;同时又追认六朝之文为骈体,区分骈文为六朝体、唐体、宋体,批评宋元明四六局限于馆阁公牍等,从而确定了“大骈文”范畴,进一步彰显了骈文的文学性和审美性特征,推动了清代骈文的复兴,促进了中国骈文学的建构。
|
关 键 词: | 明清之际 四六 骈文 转捩 演进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