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古诗词中的鹧鸪意象
引用本文:薛吉辰.古诗词中的鹧鸪意象[J].中学语文(读写新空间),2005(18).
作者姓名:薛吉辰
作者单位:河北辛集中学
摘    要:语文教材中选入了李白的诗《越中览古》,诗人借“鹧鸪”这个意象抒发了昔盛今衰的感慨。诗中的鹧鸪和杜鹃、鸳鸯、鸿雁等一样,都是古诗词中常见的禽鸟意象。鹧鸪是产于我国南方的一种飞禽,形似母鸡,头如鹌鹑,背腹部有黑白两色相杂,脚黄色。其鸣为“钩辀格磔”,俗以为极似“行不得也哥哥”,成为迁客骚人所歌咏的对象。鹧鸪大量出现在古诗词中,如唐代的李涉、李珣、郑谷,宋代的苏轼、辛弃疾,元代的萨都剌等,都借鹧鸪抒写了丰富深沉的情感内容,使鹧鸪具有了某种固定的意象功能。鹧鸪作为一种意象,在送别诗中经常见到,借以渲染和烘托离愁别绪。…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