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教师如何面对学生的“习得性无助”现象
引用本文:段维清,牛玉霞.教师如何面对学生的“习得性无助”现象[J].教育现代化,2006(6):102-102.
作者姓名:段维清  牛玉霞
作者单位:[1]西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2]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
摘    要:心理学家赛利格曼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狗捆绑在实验室里,反复电击。起初,狗受到电击后奋力反抗,但由于捆绑结实,狗无论怎样努力都徒劳。最后,狗不做任何反抗了。这一实验证明:当动物处于经过努力仍无法避开有害的情境时,它所获得的经验会使其消极地接受命运,而不再做任何尝试和努力。赛利格曼称这一现象为“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之后,赛利格曼又做了这样的实验,他将被试者带入一问噪音很大的房间,然后告诉被试者如果想降低噪音,可以去调节一个按钮,其实这一按钮是无效的。当噪音引起被试者烦躁时,被试者就试图操作按钮降低噪音,可发现根本不起作用,之后就不再尝试了。当赛利格曼把他们带到另一间情形相同的房间时,他们根本不去操作按钮来减少噪音。可见,“习得性无助”现象也会在人身上发生。

关 键 词:“习得性无助”  学生  教师  实验室  心理学家  噪音  被试  按钮  捆绑  电击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