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科技成果转化的异质性的实证研究 ——基于不同创新主体视角
引用本文:万强,江兰,薛康,陈庆.科技成果转化的异质性的实证研究 ——基于不同创新主体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23(20).
作者姓名:万强  江兰  薛康  陈庆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广州商学院国际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广东金融学院
基金项目:广东省软科学研究项目“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协同创新与先进制造业中心建设:机制、路径和政策研究”(2020A1010020060)
摘    要:本文采用回归分析的最小二乘法(OLS)计量模型,对不同创新主体科技成果转化的异质性进行了研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混合所有制企业和私营企业对科研活动的人员投入和经费投入要高于其他所有制企业,其科技成果产出也高出其他类型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产出效率要高于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对科技研发活动重视度不够高。计量模型实证表明,2018-2022年,混合所有制企业、私营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投入、产出这几个方面具有更多优势,从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效率角度来说,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优势显著。国有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缺乏竞争力。混合所有制是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支柱,而民营企业则是其中的主体;外资企业的技术引进,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在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中,国有企业投入多产出少,效率较低;集体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效果需进一步提高。结合分析,提出适当增加公有制企业的私有股份,增加有效扶持,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等建议。

关 键 词:创新主体  科技成果  异质性  转化  最小二乘法
收稿时间:2023/3/31 0:00:00
修稿时间:2023/11/21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科技管理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技管理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