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内涵、价值与实现逻辑
引用本文:欧阳修俊,梁宇健,周润伍.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内涵、价值与实现逻辑[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3(4):22-30.
作者姓名:欧阳修俊  梁宇健  周润伍
作者单位:1.玉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537006;2.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541004;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西部地区乡村本土人才振兴的现实困境与机制优化研究”(22CSH034);玉林师范学院2023年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民族地区乡村学生‘文化成年’的教育路径研究”(G2023SK09)。
摘    要:乡村教育现代化占据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半壁江山”。乡村教育发展相对复杂,与城镇教育发展存在差异,尚未全面从现代化技术中汲取发展的力量。专门探索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议题,意在构建完整、系统、全面的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体系。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是以培育乡村人才为中心的现代化,是在彰显乡土特色中全面赶超城镇教育和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现代化,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实现乡村文明新形态的现代化,是传承中华优秀耕读文化并以劳动创造为主导的现代化。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导向应跳出“二元”论争,积极遵循国家发展的价值引领,秉持乡土文化的价值禀赋,坚定教育本位的价值立场,立足高质量发展的价值追求,奠定乡村主体现代化的价值基调。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实现既要遵循中国式教育现代化道路的一般逻辑,也应符合乡村本土语境,在政治逻辑上以完善乡村教育政策为根本保障,在历史逻辑上以传承乡村教育经验为发展依据,在理论逻辑上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科学指导,在实践逻辑上以乡村学校整体变革为基本方略。

关 键 词:中国式现代化  乡村教育  教育现代化  乡村振兴  教育治理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