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错就错两例 |
| |
作者姓名: | 施政 |
| |
摘 要: | 汉语中有些词,字和义是很难结合起来的。其中有的是古人传抄致误,以讹传讹,后人也就将错就错,这里试举两例。“行李”一词指外出所带的包袱、箱子等物品,“行”字好理解,指旅行,可“李”字最早解释为使节、使臣,如《左传·僖公三十年》中有“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之句,《国语·周语》中也有“行李以节逆之”的记载。后来引申出现在的词义。可又为何用“李”字呢?宋代王谠的《唐语林》中解释说:“李字除果名、姓名之外,更无别训义也……行李,使人也,而不误是行使。按旧文,使字作李,传写之误作李焉。”原来是古人把“行使”误抄为“…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