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自在之物”在康德批判哲学中的地位
引用本文:张志扬,陈世放.“自在之物”在康德批判哲学中的地位[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8(6):28-30.
作者姓名:张志扬  陈世放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摘    要:康德对“出现”和“自在之物”的二分,预设了“自在之物”的存在,但由于我们理性的局限性却又不能形成关于它的任何知识,既然如此,我们又怎能知道它的存在,也就是怎样从“此岸到达彼岸”,因此,有人就批判康德说这一概念是对传统哲学中超验实体这一教条主义的让步,是与他的批判哲学精神不一致的。这样理解是错误的,其实康德意义上的自在之物并不是独立于思维的实体领域的一部分,而是一种思维工具,是我们人类思维在思考日常经验时必定要做的一种假定,只有通过它,我们才能运行我们的概念机制,在这种机制中,客观化倾向起了关键的作用。

关 键 词:自在之物  感性  知性  理性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