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小学语文文本解读教学
引用本文:张志芳.小学语文文本解读教学[J].科学中国人,2014(8S):202-202.
作者姓名:张志芳
作者单位:内蒙古察右后旗白音察干第一小学,内蒙古察右后旗012400
摘    要:一、走近作者解读文本--把准文本的价值取向 文章是作者想要传达意蕴的载体。“作者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这是语文教师拿到教材文本,在进行解读时,首先要思考的问题。从作者的视角把握文本的内在意义,可以匡助教师确定情感基调,清晰教学思路,突出品读重点。如四年级下册?生命生命?一文,作者杏林子用“飞蛾求生”、“瓜苗破壳”和“倾听心跳”三个小故事展示了生命的意义:虽然生命短暂,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就文本而言,文章说的是几个小故事,但透过文本语言,我们却可以感受到蕴含其中的生命教育意义。生命到底是什么呢杏林子曾说过:“一颗貌不惊人的种子,常常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绚烂;一条丑陋的毛虫,可能蜕变为五彩斑斓的蝴蝶。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她也曾说过:“除了爱,我一无所有。”爱,贯串了她的一生。虽然自己的生命是那样的脆弱,但她格外珍惜。我们可以从作者“爱”的视角,去解读文本,领会生命的内涵,揭示文本蕴含的价值。

关 键 词:教学思路  文本  解读  语文  小学  生命体  教育意义  作者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