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孤儿》与暴力美学 |
| |
作者姓名: | 路云亭 |
| |
作者单位: |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200062 |
| |
摘 要: | 《赵氏孤儿》诞生于春秋时代,是先秦时代的暴力现象,司马迁的《史记》对它进行了全方位的改进,灌输了强烈的悲剧观念,体现了司马迁独特的美学创造。元朝纪君祥引进了民间观念,参与了对《赵氏孤儿》悲剧故事的个体化消解,在戏剧结构的严整性和美学的纵深度上朝前飞跃了一步。徐元的传奇《八义记》则取得了表演性与舞台性的超越性进展。伏尔泰对《赵氏孤儿》礼仪法规的关注,代表了西方启蒙主义思想家在启蒙时代的对理性的高度渴望和尊崇。《赵氏孤儿》所体现的暴力美学,暗合了西方悲剧观念基本传统,引发了《赵氏孤儿》在中西方传播学上的一系列成功。《赵氏孤儿》含有侠义观念的动作美学,是感性化强烈的审美对象,也是解除现代人精神困惑的另类方法。观赏这样的剧作,可获得类似欣赏当代竞技体育的美学效应。《赵氏孤儿》内中融合的武侠观念、死亡情结、杀婴现象、原罪理念,都是该剧最具魅力的美学亮点。
|
关 键 词: | 《赵氏孤儿》 暴力美学 杀婴 侠客之美 |
文章编号: | 1673-2014(2006)03-0029-08 |
收稿时间: | 2006-03-12 |
修稿时间: | 2006-03-12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