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从《工之侨献琴》想到包装
引用本文:郭华俊 ,郭晓峰.从《工之侨献琴》想到包装[J].作文世界(高中新语文伴侣),2003(10).
作者姓名:郭华俊  郭晓峰
作者单位:高二
摘    要:《工之侨献琴》是一则寓言故事。读了以后,引起我关于包装的联想。一张桐木制成的琴,质良音正,堪称佳品。尽管献琴者心诚意切,不取分文,但该琴是以纯真自然、未经任何雕饰的朴实面貌出现的,结果为“国工”所不齿,为“太常”所不纳。然而,还是这么一张琴,质地未变,音色未变,所不同的只是工之侨谋之于漆工和篆工,在琴身的表面上做了一些加工,并在收藏的方式上想了点办法。于是乎,它顿时身价百倍,平步青云,不仅为贵人以重金购去,还被献于朝廷,成为“稀世珍宝”。是什么改变了琴的命运呢?我们不难得出结论:是包装改变了琴的价值,符合了当时朝廷…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