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民间知识视野下的环境问题——以湖泊渔民的“想象力”和“生活经验”为中心
引用本文:陈爱国.民间知识视野下的环境问题——以湖泊渔民的“想象力”和“生活经验”为中心[J].文化遗产,2015(1):112-119,158.
作者姓名:陈爱国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项目:上海交通大学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口述生活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以太湖流域渔民为例”(项目编号:14X100040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摘    要:在湖泊等水环境的治理过程中,自然科学作为"科学知识"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近年来,人文、社会科学的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视,"民间知识"作为民众的智慧与技术也成为其重要的研究对象。然而,现有研究更多的是探讨什么是民间知识,有哪些民间知识,而本文考察的中心问题是民间知识在何种情况下才能被社会所认知、重构与利用。全文以查干湖与太湖为例,结合田野调查与文献考察展开讨论。查干湖渔民凭借"想象力"认为人、神与自然处于共生共存的关系而延续着"猎杀不绝"的捕猎习俗,而太湖渔民则依据"生活经验"认为芦苇等水生植物的有效管理有利于维持生态环境、维系渔民生活。而这样的民间知识与商业运作、旅游开发、行政策划博弈时会处于劣势而可能受到渔民自身或外部社会的弱化或忽视。为了使民间知识为人类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自然环境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我们一方面需要重视民众立场,在民众层面唤醒或重建有利于自然环境保护的民间知识,另一方面在地方环保政策的制定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如何有效地利用更多、更广的民间知识。

关 键 词:民间知识  湖泊渔民  环境问题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