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太极入静妙境
引用本文:解守德.太极入静妙境[J].中华武术,2008(4).
作者姓名:解守德
摘    要:太极拳的源流,直追道儒两家.太极拳讲静,也是从道儒两家而来。道家有老子所说:清静,为天下正不欲故静,故道教有专门讲静功修炼的《清静经》。儒家同样重视敬静二字,强调心主乎敬,又主乎静。孟子同样强调静神养心莫善于寡欲。儒家经典《大学》中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所以,宋明两代大儒如周敦颐.如二程(程颐、程颢),如朱熹,如王阳明,皆十分重视静功的修炼朱熹甚至要求弟子半日打坐入静,半日读书朱熹说:动静。静者养动之根,动者所以行其静。这完全是练功的体会。朱熹解释《大学》中定、静、安、虑四种境界时说:定如水之初定。静则定得来久,物不能扰。处山林亦静,处尘市亦静。安则静者广,无所适而不安。静固安,动亦安,看处甚事,皆安然不扰,安然后以虑。令人心中摇漾不定叠,远能处事否?虑者,思之精审也。人之处事,于丛冗急遽而不错乱,非安不能。王阳明则有这样的练功体会:动静,时也。即体而言,用在体;即用而言,体在用。是谓体用一源……静可以见其体,动可以见其用。清代湘军名将曾国藩同样练静的功夫了得,他曾专门在日记中谈到静字功夫的重要。他说:‘静’字功夫要紧.大程夫子成为三代后的圣人,亦是‘静’字功夫足。...

关 键 词:以静制动  入静  练功  王阳明  太极拳  功夫  曾国藩  老子  清静  虚静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