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急性有氧运动对大学生执行功能的影响:来自fNIRS和行为实验的 证据
引用本文:文世林,夏树花,李怜军,杨阳,谭正则,蒋长好.急性有氧运动对大学生执行功能的影响:来自fNIRS和行为实验的 证据[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5,30(6):526-531.
作者姓名:文世林  夏树花  李怜军  杨阳  谭正则  蒋长好
作者单位:1.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院,北京100086;2.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河南新乡453007;3.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湖南娄底417000;1.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院,北京100086;1.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院,北京100086;1.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院,北京100086
基金项目: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项目编号:BJSZ2014ZL03);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优秀青年项目(项目编号:11B040);北京市社科项目 (项目编号:132HB008)
摘    要:目的:研究急性有氧运动对大学生执行功能的影响,探讨运动负荷引起执行功能变化的脑机制。方法:通过近红外光谱功能成像(fNIRS),测 量短时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16名大学生局部脑区的血液动力学变化的影响,并考察神经激活与行为表现的关系。结果:行为试验中,运动任务的反 应时显著低于对照任务(t(1,15)=-4.93,P<0.001)。近红外光谱试验中,右侧前额叶皮质区(R-DLPFC),运动任务的oxy-Hb信号显著高于对照任务 (t(1,15)=4.25,P<0.001);右侧额极区(R-FPA)上,运动条件下的oxy-Hb信号也显著高于对照任务(t(1,15)=4.06,P<0.001)。结论: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短 暂提升大学生的执行功能水平,其中,Flanker任务的行为操作表现有所提高,右侧背外侧前额叶皮质区(R-DLPFC)与右侧额极区(R-FPA)的神经 激活水平有所增加,且局部脑区的血液动力学变化与行为操作表现的提高具有一致性。

关 键 词:有氧运动  大学生  执行功能  Flanker效应  近红外光谱  脑激活模式
点击此处可从《天津体育学院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天津体育学院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