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非指示性”教育:创新传统语文教育
作者姓名:郑逸农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浙江省江山中学教科所,浙江江山324100
摘    要:“非指示性”是对“指示”的反叛与否定,由教师主宰转向师生对话、互为教育。其核心精神是“二不”:不指示学习目标,不指示问题答案。其实质是让学生在“三开放”中,通过互动与对话,自主生成对本的理解与感悟。“非指示性”教育首先用于学作品的阅读欣赏教学。“非指示性”教育以人本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以建构主义理论为行动依据,以对话理论、团体动力学原理为效力保障。“非指示性”教案与以往的教案相比.有两个明显的不同.不预设教学目标.不预设线性的师问生答。

关 键 词:“非指示性”教育 建构主义 人本主义 教案 教学目标 中学 语文教学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