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批评学生的“六不”原则
引用本文:何文,豆小莲.批评学生的“六不”原则[J].湖南教育,2006(31).
作者姓名:何文  豆小莲
作者单位:[1]安仁县教育局教研室 [2]安仁县安平中学
摘    要:对学生,尤其是对问题学生,总免不了批评教育,不过,批评时要切记“六不”。一、不冷嘲热讽。批评学生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错在何处,有何危害和恶果,从而加以改正,引以为戒。如果对学生冷嘲热讽,恶语相加,学生出于自尊,往往会与批评者争执,或产生逆反心理,明知有错也不认错,这样就与批评学生的出发点南辕北辙了。二、不当头一棒。有的老师对犯错的学生,不问情由,劈头盖脸一阵“机关枪”“,打”得学生抬不起头来。这样做往往导致两种结果:一是口服心不服地沉默,二是为了维护自尊,与老师吵起来。不管是哪一种,都背离了教育的目的。三、不揭旧“疮疤”。青少年学生绝大多数乐于上进,他们一般都想改正错误和缺点,但由于自制力差,有时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做错事。有经验的老师批评学生,不是揭旧疮疤,而是就事论事,并启发学生自我反省。如果动不动就“新账旧账一起算”,往往会使学生产生自卑感而失去上进心。四、不酒后训斥。老师难免有饮酒的时候,但酒后不宜进教室,更不要酒后批评学生,一来有损教师形象,而且在酒精的刺激下,批评难免失当或过火,以致把事情搞糟。五、不动手动脚。有的老师批评学生爱动手,对学生又推又拖甚至打人,这样很不好,一来侵犯了学生的人身权利,属违法...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