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目标定向、动机自主与青少年课外身体活动选择的关系
引用本文:孙德荣,刘瑞静,范金玲,王贵良,杨勇涛,孙延林.目标定向、动机自主与青少年课外身体活动选择的关系[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5,30(2):141-146.
作者姓名:孙德荣  刘瑞静  范金玲  王贵良  杨勇涛  孙延林
作者单位:1.河北省廊坊职业技术学院,廊坊065001;1.河北省廊坊职业技术学院,廊坊065001;2.天津体育学院研究生部,天津300381;1.河北省廊坊职业技术学院,廊坊065001;3.天津体育学院竞技运动心理与生理调控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81;3.天津体育学院竞技运动心理与生理调控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81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2BAK21B03);天津市高等学校“十二五”创新团队培养计划资助;天津市学科领军人才计划资助
摘    要:以430名青少年学生为被试,问卷调查其目标定向和自主性动机,通过聚类方法将目标定向分为高任务/高自我、高任务/低自我、低任务/低自我和低任务/高自我4种组合。通过调查了解青少年课外活动选择情况,考察不同目标定向组合和不同自主性动机水平的学生选择课外体育活动的差异。结果显示:(1)高任务/高自我、高任务/低自我的青少年平均每天在课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最长,其次是低任务/高自我,而低任务/低目标的花费的时间最少。无论是何种目标定向的青少年在一般身体活动和教育娱乐两种活动类型中平均每天花费的时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2)在体育活动和一般身体活动中,倾向于内部动机的青少年要比倾向于外部动机的青少年花费的时间更长。但在教育和娱乐活动类型中,不同动机倾向性的青少年平均每天花费时间上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提示,培养学生的高任务定向为主的目标定向和给予更多自主性动机支持有助于促进青少年学生更趋向于参与体育活动。

关 键 词:目标定向  动机自主性  青少年  身体活动
修稿时间:3/7/2015 12:00:00 AM

Relationships between Goal Orientation,Motivational Autonomy and Afterschool Physical Activity Choice of Young Students
SUN Derong,LIU Ruijing,FAN Jinling,WANG Guiliang,YANG Yongtao and SUN Yanlin.Relationships between Goal Orientation,Motivational Autonomy and Afterschool Physical Activity Choice of Young Students[J].Journal of Tianji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2015,30(2):141-146.
Authors:SUN Derong  LIU Ruijing  FAN Jinling  WANG Guiliang  YANG Yongtao and SUN Yanlin
Institution:SUN Derong;LIU Ruijing;FAN Jinling;WANG Guiliang;YANG Yongtao;SUN Yanlin;Langfang Vocational College;Dept.of Graduate,Tianjin University of Sport;Key Lab of Competitive Sport Psychology and Physiology Regulation,Tianjin University of Sport;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天津体育学院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天津体育学院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