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清代禁止民间习武原因考论:基于明清“打降”文献的研究
引用本文:冷传奇,高亮,耿宝军.清代禁止民间习武原因考论:基于明清“打降”文献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3(12):69-76.
作者姓名:冷传奇  高亮  耿宝军
作者单位:1. 南京体育学院武术与艺术学院;2. 南京体育学院中国近代武术研究中心;3. 南京体育学院期刊社;4.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体育部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BTY031);;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资助项目;
摘    要:以往研究在评价清代禁止民间习武政策时,多因循“封建统治者惧怕颠覆政权——严禁民间习武——阻碍武术发展”的解释范式而予以批判,却忽视了禁武法令中“打降”二字所隐含的另一个武术世界。厘清“打降”二字背后的史实,是理解清代禁武的关键所在。本研究在梳理清代禁武政策的基础上,从打降的产生、武艺及组织、社会危害、整肃治理等四个方面,深刻揭示清代禁止民间习武的原因。研究认为:(1)清代统治者正式干预民间习武始自雍正五年上谕的发布,此后历朝均沿袭该政策。该上谕原本无题名,其本意是“禁打降”,而非“禁武诏”或“禁武令”。“打降”最初产生于明代中后期的江南地区,是对恃武为恶的打手组织的总称。(2)雍正只能算清代首位以国法形式禁武的统治者。从明末至清初,以海瑞、于成龙为代表的江南官员早已开始治理打降。但打降屡禁不止,清代中后期逐渐进化为秘密会党并蔓延至全国。(3)学界应摒弃“封建统治者惧怕颠覆政权——严禁民间习武——阻碍武术发展”这一解释范式,清代禁止民间习武是当时部分习武群体恃武为恶的行为与统治者维持社会治安的需要相互作用的结果。

关 键 词:武术  打降  打行  禁武  明清  雍正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