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教学不仅是认知活动,也是情感活动。作者情、教师情、学生情三情的融合是阅读教学所追求的境界。一、作者情———“其实你不懂我的心”选入教材中的很多文章,形神俱佳,文质兼美,是情感满溢的海洋,并不是简单的三言两语就可以定格定位的。怎样才能把握作者的情感呢?1.走入课文:首先必须让学生走入课文,要借助课文的语言材料细细品味,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六朝文学家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这不仅阐述了作者的主观情思贯穿于文学作品之中,而且还道出了读者在文学作品鉴赏过程中应该通…  相似文献   

2.
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教学,我心目中理想的语文教学是——“情智语文”。有人问我:情智语文是什么呢? 我说: ——情智语文是情感语文。古代学者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夫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可以这么说,没有了情感,就没有了文章;没有了文章,也就没有了语文,没有了语文教学。文章是个有  相似文献   

3.
谈谈抒情     
清黄宗羲谈到“文以理为主。然而情不至则亦理之郛廓耳。”(《论文管见》)他又讲;“今古之情无尽,而一人之情有至有不至,凡情之至者,其文未有不至者也。”(《明文案序上》)可见情感在文章中的作用,但是在文章中怎样抒情?这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作文辅导难点中的难点。  相似文献   

4.
《北京日报》在1964年一月廿八日发表了一组保护学生视力的文章。这组文章有:《爱护眼睛》(社论)、《关于中小学保护学生视力的若干规定》(北京教育局)等。社论指出,爱护眼睛的问题不是一件“小事情”,它是关系到青少年一代的成长,关系  相似文献   

5.
旨高喻深,貌闲心戚。——李审言:《汪容甫先生赞序》汪中(容甫)是清乾隆一代杰出的学者。他生于乾隆九年,卒于乾隆六十年(1744—1795)。汪中著述留传下来的有《述学》及文若干篇和诗百四十余首。汪中是近代少有的既富有学识又有文采的学者,在他专著以外的文中,他的情感是如此之奔放,文固然美,而潜存于文中的情实在更胜于文。本文拟就此探索一下作为学者的汪中,他文章中所显露的这种情感跟他的经历、他的内心究竟有怎样的联系,换言之他所隐存着的内心世界能否通过对他文章的剖析为我们所窥见。  相似文献   

6.
"情者文之经,理者文之纬"(刘勰《文心雕龙》),好的文章总是缘情而生,为情而作的。那月下荷塘的淡淡忧伤,北国之秋的清、净、悲凉,兰亭集会的人生慨叹,橘子洲头的豪情万丈……字里行间无不流淌着一股股情感的洪流,充溢着撼人心魄的情感之美。语文教材正是这丰富情感的传播载体。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把这最优美、最动人的情感传递给我们的学生,拨动他们的心弦,激起他们心灵深处强烈的共  相似文献   

7.
赵峰 《成才之路》2014,(23):42-42
正语文课本中,融入了一篇篇情文并茂的名家名篇,展示了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语文这个充满情感的学科,吸引了一代又一代学子不断求知,从中领悟美,感受情,使多少语文教师"情定终身,乐此不倦。"现代教学论认为:"情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它更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教育是一项育人工程,人不是机器,而是具有情感的高级动物,教师在课堂中情感的投人,必然会引发出学生发自内心情感的共鸣。语文学科就是一门情感的学科。一、文章本有情,有情便可发文章是为了表达某种思想或信息的载体,是作者有感而发的思想感情的产物,选入课本的文章是情文并茂,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8.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共鸣──三情合一白城市第二职业高中王颖三情合一即由作者在文章中所反映的情感而引起的教师的情感和学生的情感和谐的统一。一、从主题入手,挖掘文章的情感因素,达到三情合一。文章的主题,是作者思想感情的体现,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周远喜 《初中生》2011,(20):18-19
感情是文章的生命。《周易》语云"修辞立其诚",刘勰主张"为情而造文",白居易更是明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先哲的精辟论述告诉我们:文章唯有真情实感才能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优秀文章莫不是以情取胜。"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要想文章能打动人,自己就必须为情所动。著名作家路遥写《平凡的世界》时,情不能自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了《诗经》颂诗的歌功颂德、情感因素、艺术成就三个问题。笔者认为,颂诗的歌功颂德,是对真善美的颂扬,歌得其人,颂得其事,起码是有功可歌,有德可颂,与后世对君主盲目崇拜、阿谀奉承的做法不可同日而语,绝不能主观武断地加以否定。颂诗并非没有情感或者为文造情,相反,它凝聚了全民族的情感,充满敬祖尊天之情、自豪自信之情、勉励希望之情等庄严而真挚的情感,有很强的抒情性,应是最庄重最正经并且最为激动和鼓舞全民族人心的抒情诗。颂诗在艺术上虽较风、雅逊色些。但也有其不容忽视的成就,对后世文学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三点导读     
美点赏析朱湘的《胡同》是一篇值得咀嚼的说明性小品文。行文洋洋洒洒,由物及情,由情至理,情理并茂。赏析本文需要把握作者的思路,理顺文章结构,整体来说,胡同名称的发展变化是一条外在线索,对社会大潮下历史文化渐渐消匿的怅惘之情是作者寄托其间的情感内质。作者虽通篇在写胡同名称,但他更关注的是胡同名称所携带的文化意蕴,透过京中胡同的名称去回顾一段文化的历史,去感受历史上京中人的生活趣味。  相似文献   

12.
吴公子季札聘鲁观周乐,闻《邶》《鄘》《卫》而叹"美哉渊乎"。《邶》《鄘》《卫》三风情感格调之美在于"渊",此"渊"可析为:深隐——引人探求、深沉——令人激愤、深切——致人痛悲、深长——发人悠思。《邶》《鄘》《卫》三风诸诗作者对感佩之情、愤慨之情、痛悲之情、孝亲之情、眷恋之情、闲逸之情等种种情感体会得深挚细腻,表述得生动形象,是把对生活的深切体味诗化的表达,有情、有趣、有愁、有困、有悲、有欢、有苦、有乐,凡此种种,皆是生活的本真,皆是人性的至情。  相似文献   

13.
吴公子季札聘鲁观周乐,闻《邶》《都》《卫》而叹“美哉渊乎”。《邶》《廊》《卫》三风情感格调之美在于“渊”,此“渊”可析为:深隐——引人探求、深沉——令人激愤、深切——致人痛悲、深长——发人悠思。《邶》《廓》《卫》三风诸诗作者对感佩之情、愤慨之情、痛悲之情、孝亲之情、眷恋之情、闲逸之情等种种情感体会得深挚细腻,表述得生动形象,是把对生活的深切体味诗化的表达,有情、有趣、有愁、有困、有悲、有欢、有苦、有乐,凡此种种,皆是生活的本真,皆是人性的至情。  相似文献   

14.
<正>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唯情能动人,唯情能感人,情在文学作品中是必不可少的因素。王国维曾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真情缘于生活,只有积累真实的、典型的生活素材,并把它们有机地组织起来,文章的感情才会真挚,才会获得青睐,才会与读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因此,把握好文章的情感命脉,就显得至关重要,因为只有情感才是最重的砝码,最有冲击力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三点导读     
美点赏析 朱湘的《胡同》是一篇值得咀嚼的说明性小品文.行文洋洋洒洒,由物及情,由情至理,情理并茂.赏析本文需要把握作者的思路,理顺文章结构,整体来说,胡同名称的发展变化是一条外在线索,对社会大潮下历史文化渐渐消匿的怅惘之情是作者寄托其间的情感内质. 作者虽通篇在写胡同名称,但他更关注的是胡同名称所携带的文化意蕴,透过京中胡同的名称去回顾一段文化的历史,去感受历史上京中人的生活趣味.  相似文献   

16.
文章,情是基础、依据;教师,情是主体、关键;学生,情是宗旨、目的。“三情”共振,佳境才能迭出,而连结情感线教师需先有激情。披文入情,应注重挖掘教材的情感资源,选准学生的动情点和共振兴奋点。而教学中精心设疑,触及情感,激发“愤”、“悱”情境,优化共振场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演变的憎恶——奥斯汀三部代表作中母亲形象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学者D·W·哈丁发现简·奥斯汀对母亲存在憎恶之情,因此在她的笔下母亲毫无可爱之处。并且,奥斯汀的这种憎恶是有节制的。但是通过系统分析奥斯汀三部代表作《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和《爱玛》中的母亲形象,本文发现用"有节制"来形容奥斯汀对母亲的憎恶并不确切。事实上,在这三部代表作中,奥斯汀的憎母之情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即从《理智与情感》中有节制,有掩饰的憎恶到在《傲慢与偏见》中毫无掩饰的宣泄,最终到《爱玛》中对母亲完全的漠视与忽略。  相似文献   

18.
一代伟人毛泽东同时也是一位诗人,在他一生创作的近百首诗词作品中,有三首写爱情且都是为杨开慧而写,其时间跨度达三十六年之久。文章通过对这三首作品的情感及风格发展变化的分析,认为毛泽东的爱情观是既要同"情"又要同"志",情同志同才能有真挚长久的爱情。  相似文献   

19.
“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新课改的三维目标。这是第一次把“情感”纳入目标范畴,所以教学的重心要及时调整——关注“情感”。“文章都是有情物”。作为教师更要作情感的火引子,因为“教师没有火花,就无法点燃起学生的火焰”。一、以读激情写文章的人“情动而辞发”,读文章的人要“触辞而情动”。教师以传情的朗诵再现课文,使平面的文字立体化,使呆板的文字生命化,当教师的心融入文章之中,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就能把这种“情”传递给学生,共同感受。《师生情》《难忘的八个字》中的“师生之情”;《亲人》《杏儿熟…  相似文献   

20.
文学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一篇文学作品必须是先拨动人的心弦,才能发挥它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力量。一个文学家必须是“为情而造文”(《文心雕龙·情采》)。“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大序》),“艺术家的真挚程度如何”决定其艺术感染程度的深浅(见托尔斯泰《艺术论》)。文学作品和说理文章不同的是:说理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