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材第12页,练习三9-16题)第6课时,练习课 思维训练设计 1.基础训练。出示练习三第9题:食品店有95瓶汽水,上午卖了45瓶,还剩多少瓶?(用两种方法解答。) 读一读:要求学生认真读题,读懂题意。 找一找: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45页例1,练习二十四第1-4题。教学目的:①使学生初步理解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基本结构,能解答比较简单的两步计算的加减应用题。②初步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观点。③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教学重点: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109~111页例1、例2和练习二十七的1~4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学会列方程解比较容易的两步应用题,初步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2.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概括及表达等能力,使学生养成认真思考、仔细检验的良好习惯。3.使学生感悟数学学习的乐趣,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和成就感。教学过程:一、以旧引新,导入新课1.了解学情,把准起点。出示复习题:商店原有一些饺子粉,卖出35千克以后,还剩40千克。这个商店原来有多少千克饺子粉?师:这道题谁会解答?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吗?(先请学生独…  相似文献   

4.
2、应用题(课本104页)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例1,练习三十三第1、2、3、4、5题。 二、教学要求 使学生能够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了解如何把分步解答的两个算式列成一个综合算式。 四、教具准备 抄有例1的小黑板1块,复习题、巩固题若干张。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五年制小学课本数学第三册第100页例1。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两步计算应用题;了解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2.初步掌握找中间问题的方法。3.初步学会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练习题:一辆公共汽车里有乘客36人,到胜利街车站下去18人,________?(先让学生演示数量间的关系,然后提出问题,并写出数量关系式、列式计算。) 师:这道应用题同学们只要直接将题中两个已知条件经过一步计算就解决了,这样的应用题叫做一步计算的应用题。这节课同学们开始学习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出示课题)。  相似文献   

6.
导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两步计算应用题例1~3(第6—13页)” ,是在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基础上学习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开始 ,内容包括“以和为基本结构的求剩余题”与“以和为基本结构的剩余平均分题”等两种核心关系的三组应用题。本课拟学习第一种核心关系的两组题 ,拟达到以下目标 :1 初步了解两步应用题的结构 ,初步学会分析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学会解答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2 培养初步的分析、综合和比较能力 ;3 培养初步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导学意图1 把应用题自…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实验教材(人教版)第九册第86页—87页例1、例2,“做一做”中的习题,练习十八中第1—6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结构特点,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2)会用方程解分数除法应用题,掌握解题思路。(3)提高分析问题和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109~111页例1、例2、练习二十七14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学会列方程解比较容易的两步应用题,初步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2.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概括及表达等能力和认真思考、仔细检验的良好习惯。3.使学生感悟数学学习的乐趣,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和成就感。教学过程:一、以旧引新,导入新课1.了解学情,把准起点教师出示复习题:商店原有一些饺子粉,卖出35千克以后,还剩40千克。这个商店原来有多少千克饺子粉?师:这道题谁会解答?能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吗?先请同学们独立思考,然…  相似文献   

9.
画图巧解题     
在一节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练习课上,老师让我们解答这样一道题:小刚家买来一袋面粉,吃了18(3/4)千克,正好是这袋面粉的3/4。这袋面粉还剩多少千克?(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46页第13*题)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43页例1、例2,练习二十一的1~5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结构,会用方程的方法进行解答。2.通过比较,沟通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能力。教学重点:用方程的方法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难点:分析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73~74页例题、“做一做”第1、2题和练习十六第1题。教学目的:①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常见的与除法应用题有关的数量关系。②培养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③渗透系统思想。教学重点:初步掌握除法应用题中常见的数量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前,找准联系,作好铺垫两步计算的加减应用题(见五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三册第100页)是由简单应用题发展而来的。教学前要找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让学生熟悉简单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为学习两步应用题作好铺垫。1.例1和例2教学前的铺垫练习。100页的例1,是由“求剩余”和“求和”这样两道简单应用题纽合而成的两步计算的加减应用题;102页的例2是连续“求剩余”问题。在解题思路上,这两个例题都是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五册第40页例1练习十五1-4教学要求:使学生初步掌握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出示小黑板,让学生口答.)(1)商店有3箱葡萄,每箱葡萄重9公斤,一共有葡萄多少公斤?(2)商店原有葡萄18公斤,又运来葡萄27公斤,一共有葡萄多少公斤?(3)小明有4盒蜡笔,每盒10支,一共有多少支蜡笔?(4)小青有15支蜡笔,小明有40支蜡笔 小明和小青一共有多少支蜡笔?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80~81页例1,完成例1下面的“做一做”和练习二十一中的第1、2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两步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分析方法,会分步列式解答求比两个数的和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两步应用题。2.通过...  相似文献   

15.
六年制数学第五册中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是本册应用题的教学重点。怎样帮助学生认识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呢?我认为可进行如下几种形式的训练。一、并“并”是合并的意思。即把两个相关的简单应用题合并成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我在教两步计算应用题之前,向学生出示下面四道题: ①食堂买了4袋大米,每袋150斤,食堂买来大米多少斤?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两步计算的加减应用题(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四册第58页例3) 教学目的:使学生能搞清解题思路,抓住中间条件(即间接条件),掌握数量关系,正确解答两步计算的加减应用题。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41页例3,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八第12~17题。[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应用题"的方法,并正确解答这样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8.
笔者听三位老师教学统编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七册第62页应用题例6,设计的准备题各不相同,其教学效果也不一样。教师甲先让学生解答两步计算的连乘应用题:“学校给三好学生买奖品,买了3盒钢笔,每盒10支,每支2元,一共用去多少元?”然后要求学生将它改编成两步计算的连除应用题(即例6)。教者这样设计准备题,是从学生已学过的连乘应用题出发,意图从连乘与连除的互逆关系来引入新知。但是,由于准备题和例题都是两步计算,准备题的起点比较高,难点并未降低;加之解答准备题的思路与解答例题的思路联系不紧密,准备题的铺垫作用不明显,结果学生不仅改编起来有困难,而且解答例题仍较费劲。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九义教材小学数学第四册两步计算应用题复习课。  教学要求: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两步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和解题思路。2能熟练正确地解答简单的两步计算应用题。  教学重点:分析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掌握两步应用题的结构,揭示解答两步应用题的中间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分析中间问题  (1)商店有72千克苹果,卖出46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2)商店有9筐苹果,每筐8千克,卖出46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讨论: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解答第(2)题,要先求什么?  …  相似文献   

20.
友情提示:本稿件配合《数学》(人教版)六年制第五册第92页思考题和94页10题设计。同学们解答应用题时,如果受习惯思维的负面影响,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