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数字经济时代,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占据重要地位,而职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典型的跨界融合型教育,其与企业存在天然的紧密联系。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出发,以边缘利益相关者、重要利益相关者和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分类方式为切入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具有“象征型”“校正型”以及“决策型”三类典型模式。立足于企业作为核心利益相关者的角度,进一步从“理性层面”“程序层面”及“交易层面”分析其“决策型参与”的一般运作机理为:识别合作企业的优先顺序,制定稳定的合作战略规划,保障各方之间的利益平衡。在此基础上,通过识别企业利益诉求、赋予企业决策权利、健全企业参与机制并深化政校企协同合作模式,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职教育体制是一个由高职教育行政体制、办学体制和内部管理体制三个子系统组成的有机体.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体制误区是政府化两级“科层制”行政体制,弱化了办学效率;国家为主体的单一办学模式,阉割了办学活力;行政化和半封闭化的办学格局损害了办学势能.高职院校是一种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现代高职院校制度的设计就是建立一种各类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模式.高职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重点是在现代大学制度总框架下根据利益相关者原则在行政体制、办学体制和内部管理体制方面进行突破性地改革,即遵循现代大学制度,构建政校企利益相关的现代职业教育管理体系;遵循利益共赢原则,重构理性化、扁平化新型高职教育行政体制;遵循办学主体多元化原则,创新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高职办学体制;遵循利益驱动与制约原则,建立去行政化、企业化运作的高职内部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3.
王亚鹏 《职教通讯》2011,(23):68-72
作为公共政策的高职教育质量标准的制定与执行,必然涉及高职教育所有的利益相关者。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研究方法,阐释高职教育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指出高职教育质量是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契合点,提出构建基于利益表达与整合的我国高职教育质量标准,为高职院校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标准观提供一个分析框架,也为政府、行业企业以及社会各界科学评价高职教育质量提供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我国高职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引入高等职业教育中,分析政府、企业、教职工和学生等主要利益相关者对高职教育的影响;探究各主要利益相关者的良性互动机制,共同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十几年,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先后经历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企合作关系探索的重要阶段,现今经历“教育与生产的交叉制度”的新阶段。新阶段的高职教育要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依据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综合平衡产教融合过程中政、企(行)、校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以三螺旋模型理论为参照,重构政、企(行)、校三边关系,创新建立新型组织(平台),深化产教融合。  相似文献   

6.
构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与多方利益相关。在利益相关者视角下,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实质上是指与高职院校和企业有利害关系的人或群体,亦即各自的利益相关者共同实施的一项育人工作。因此,应构建起一套完备有效的校企合作共同治理的内、外部结构,从而建立起全面的校企合作共同治理的协议机制、沟通与反馈(报告)机制、监管机制和风险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是为社会发展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手段。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企业、学校和学生等。如何协调好各方关系,实现利益最大化,是高职教育应该加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仍存在利益机制不明确、企业缺少参与合作育人的动力等问题.在阐述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础上,对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的利益相关者展开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双主体”育人效果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企业间合作创新模式选择受企业规模与技术需求类型影响的现实.在综合考虑合作创新中的利益相关者及其行为的基础上,基于二维构面的思想,采取技术需求类型和规模2个分量,探讨并提出了“中小企业软技术”模式,“中小企业硬技术”模式,“大企业软技术”模式,“大企业硬技术”模式4种企业合作创新模式.企业通过全面实施创新型的战略合作,既加速了各利益相关者优势创新资源的集聚,又提升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同时也提升了各利益相关者自主创新和服务社会的能力,进而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虽是非营利性组织,但它是一种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高职办学应考虑到学生和企业等利益相关方。高职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应遵循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针对目前高职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在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提出了“专业技能+英语”的复合人才培养模式和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11.
高等职业教育与教师、学生及其家长、高职院校管理者、政府、行业和企业等利益相关者发生实实在在、纷繁复杂的合作关系,高职院校成为典型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治理的教育机构,教育教学质量标准的确立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质量管理机制的建立等都需要众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调互动。通过利益相关者分析,探索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标准制定的思路和方法,以期为高职院校制定科学的教育教学质量标准和与之相适应的质量管理机制提供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12.
“定制化教育”是一些高职院校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作出的一个有益探索,体现了大规模定制思想在我国高等教育产业中的具体运用。要想成功实施规模定制的教育模式,高等学校必须学习企业大规模定制管理的经验。本文引入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对高等学校实施“定制化教育”模式的战略关系管理展开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3.
高职教育扎根于社会获得强劲发展,需要利益相关者有效合作、和谐相处。教师、学生、管理者及企业、社区、政府等都是高职教育的利益相关者,准确把握他们的性质与特点,探究其合作伙伴关系建立机制,是推动高职院校更加合乎理性地融入社会,促进高职教育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当下要义。  相似文献   

14.
高职教育扎根于社会获得强劲发展,需要利益相关者有效合作、和谐相处。教师、学生、管理者及企业、社区、政府等都是高职教育的利益相关者,准确把握他们的性质与特点,探究其合作伙伴关系建立机制,是推动高职院校更加合乎理性地融入社会,促进高职教育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当下要义。  相似文献   

15.
为加强教师教育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提升教师专业性,英国政府以行政命令的形式推行大学与中小学“合作伙伴”模式。英国职前教师教育“合作伙伴”由多方利益相关者组成,如何在各方价值的诉求与博弈过程中发挥协同效应、实现共赢,成为合作模式推进的重点与难点。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对英国“合作伙伴”所涉及的利益主体进行识别,确定包含合作大学、合作中小学、政府、师范生等在内的11个利益相关者,并根据其属性划分为确定型、期望型和潜在型三种类型。通过考察不同类型参与主体的利益诉求及其在该模式中获取目标利益的形式,进而分析得出“合作伙伴”模式运行可能面临着教育公益性与资源竞争性间的冲突,教师教育权力转移造成大学职能的淡化,地位不对等导致各方合作意愿的消解以及利益相关者的异质性所带来的合作价值偏移等一系列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存在有多种主体的不同办学模式,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化,是一个业已存在的趋势.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之校企共同体是企业、高职院校在各自不同利益基础上寻求共同发展、谋求共同利益的一种组织形式.“友嘉模式”实践了一种校企合作办学的可持续发展形态,杭州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校企共同体“友嘉模式”办学形态的实践,探索其内在运行机理、影响因数及其运行机制,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进一步推动和引领校企合作高职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存在有多种主体的不同办学模式,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化,是一个业已存在的趋势.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之校企共同体是企业、高职院校在各自不同利益基础上,寻求共同发展、谋求共同利益的一种组织形式.“友嘉模式”实践了一种校企合作办学的可持续发展形态.杭州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校企共同体“友嘉模式”办学形态的实践,探索其内在运行机理、影响因数及其运行机制,以期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进一步推动和引领校企合作高职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虽是非营利性组织,但它是一种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高职办学应考虑到学生和企业等利益相关方.针对目前汽车营销类专业公共英语教学现状,在利益相关者理论指导下,本文提出了“英语+专业”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庄欣琏 《江苏教育》2022,(36):46-49+54
创业孵化基地是高职院校进行创业实践教育的重要平台,也是推动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研究以H省省级高职院校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为研究对象,发现当前高职院校创业孵化基础建设存在着支配型利益相关者职能尚未充分发挥、依赖型利益相关者制度支持不足、危险型利益相关者绩效考核亟须完善等问题。为此,应厘定支配型利益相关者职能,稳定学生创业实践教育生态系统;完善依赖型利益相关者制度供给,尝试构建全真式创业孵化模式;关注危险型利益相关者需求,建立健全绩效自评体系。  相似文献   

20.
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研究我国高职轨道交通类专业“双轨制”教育模式,探索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和行业特点的、高职学校为主导的、符合合作企业利益的校企合作形式,有利于在实现“双轨制”育人的同时实现校企共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