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些学生认为学习物理重在理解,不必死记硬背,这固然有他的道理.但长此以往学生对基础知识不重视、不记忆.同时有些知识繁琐零碎,对于刚接触物理的学生无所适从,笔者结合十几年实际教学经验,将物理知识编为歌诀应用于课堂教学,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兴趣,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现举几例,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物理教学应该给学生带来什么?这是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颇有“生命力”的问题.从学生发展的角度讲,走出校门的学生对所学过的物理知识大多不再记得,多数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也与物理没有直接关系.那我们如何理解物理教学呢?爱因斯坦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什么是教育?当一个人将在学校里所学的东西全部忘记后,剩下来的就是教育.”同时,〈物理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也提出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或作决定时能尝试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将物理思想方法的教学提到一个新的高度.由此,我们认为:物理教学的不只是传授给学生物理知识,更重要是的将物理思想方法植根于学生的大脑之中,形成所谓“缄默知识”,以让他们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标准中对于初中物理的教学提出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教学理念,要求初中物理教学要接近生活实际,要从日常生活实际出发,增加物理教学的趣睐性及实践性.教学回归生活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这一必然趋势的背景下实施初中物理生活化课堂教学成为了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本文就如何将物理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的生活体验,加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享受生活,陶冶情操进行实践与探黎  相似文献   

4.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和改善物理课堂教学效果,教师不仅要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更要注重研究学生阻心理,运用情意原理调节学生的情意状态,培养学生丰富健康的感情,提高学生的情商水平,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的效率。因此,课堂教学也是情感教学的重要阵地,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物理知识。那么,我们在新课改下利用物理课堂如何对学生进行睛感教学呢?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5.
朱美健 《物理教师》2007,28(10):15-15,18
学生在物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获得两种形式的知识.一种是以文字形式存在的物理概念、规律等结论性的内容。这是一种有形的知识:另一种则是存在于有形的物理知识学习过程中,与学习过程相关的无形的内容,如学习物理的兴趣、各种与物理学习相关的能力、对待客观世界的态度等,这是一种无形的知识.物理知识学习离不开一定的背景和过程,学生只有经历了学习的过程才能进行有意义的物理知识建构.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如果只强调有形知识的学习而忽视无形知识的学习,这样教学的结果将使学生头脑中物理知识结构不完整,不利于学生进一步发展.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教学要求,正是体现了要注重学生物理知识学习结构完整性的物理教学.  相似文献   

6.
探究能力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是培养探究型人才的前提.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进行探究性教学,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物理教学中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最好载体.探究性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能否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否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能否使学生体验到科学研究的真实过程和方法,能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学手段被应用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活动中,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基于学生生活实际提出的教学手段,其要求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指引学生在生活中理解物理知识,从而加深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认知,下面就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进行全面探究。  相似文献   

8.
孟拥军 《物理教师》2007,28(9):13-14,16
新课程实施近两年以来,许多教师教学依然是“穿新鞋,走老路”.针对这一现状,由我县教育局教研究室组织,在我校研讨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学校指派我开设物理公开课“光的偏振”.本次研讨形成一个共识:物理教学是再现科学过程的一种特殊形式,教学要有助于学生建构物理知识,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要改变传统物理课堂“重理论、轻实践,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课程的开展,物理教学越来越多样化.笔者认为在物理教学中应加大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生活化的物理教学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知识,更有效地掌握知识.并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陶行知先生也曾经提出过类似的教学理念。我们的许多物理知识都是来自于实际生活的,因此.当我们利用身边的事和物开展教学时,学生就会感觉到物理知识如此贴近自己的生活.这样使物理知识更直现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并且可以使学生能够在生活实际中不断探索研究与物理相关的知识。  相似文献   

10.
陈振祥 《课外阅读》2011,(11):250-251
“有效的课堂教学”即“有效教学”,是教师进行一段时间的课堂教学后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物理教学是物理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有效互动,不仅是教师所追求的,更是学生所期盼的。那么,教师应该怎样打造一个有效互动的课堂教学局面呢?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教学行为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从事物理教学十多年之后,我时常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原有的高度概括的知识传授渐渐地展现出其不足,主要表现为:课堂沉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低落,物理知识不能有效地在真实问题环境中加以应用,不能很好适应新高考题型中从情景到建立模型解决问题的模式。我认为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学生所学的知识都是经过教师高度的浓缩提炼,  相似文献   

12.
正物理课堂教学是学校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物理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主要来源。那么,如何搞好物理课堂教学呢?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实施,这一问题越来越成为广大物理教师们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笔者认为,要搞好每一堂课的物理教学应该作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统一认识,发展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物理课堂标准》指出:"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  相似文献   

13.
传统初中物理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突出教师在教学中知识传授的地位,新课改下的物理教学则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从而形成知识的构建。那么,如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自主探究学习模式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4.
物理教学的科学性是物理课堂教学的原则之一,通过对砂摆问题教学科学性的讨论,引出对物理教学如何遵循科学性原则的两点思考:一是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表达知识的严密程度,二是控制好知识的深度.  相似文献   

15.
物理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是由“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组成.它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学生通过知识与技能的探索去获得研究、学习、思维的方法,并体验探究过程,同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使学生形成某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使物理教学的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如何把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问题.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很多学生对物理存在畏惧的心态,很难学进去.这直接导致了物理教学质量的低效。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多思考怎么教学生,怎么去组织教学,以此让学生愿意走近物理.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在中学物理教材的各章各节中,时常渗透着物理学的思维方法,如果我们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能够很好的运用思维方法,充分体现教学目标中的“能力目标”,就能实现培养学生解决物理问题,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实现了教给学生一把开启物理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如果我们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能恰当处理思维方法与教学实践的关系,就能使课堂教学得以优化,并能很好的调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下面我就中学物理思维方法中的部分特点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  相似文献   

18.
初中物理每章后面均附有的“学到了什么”其作用:一是将每章零碎的物理知识加以系统化、深化,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章所学的物理知识。二是通过“学到了什么”的教学,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笔者认为:处理好“学到了什么”的教学,是正确使用物理教科书的前提和保证,也是深化物理教学的关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张锡平 《学周刊C版》2011,(9):162-163
根据物理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利用物理教学的特点.实施创新意识的培养。通过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挖掘实际生活中与物理知识相联系的事物.明确物理知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在堂上练习中要多使本知识点与实际事物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初中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既是物理知识教学的基础,也是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教学的一种主要渠道和有效手段,它有助于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