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网络绿色危机”与网络绿色伦理和网络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为人类生活带来无限的空间与可能性,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由于人们对网络信息和网络本身的误用和滥用导致了“网络绿色危机”。这种危机是全球性的,表现在网络安全危机、网络信息污染、网络认知危机等方面。我们必须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一种全新的网络绿色伦理理念,建设和完善网络的国家和国际方面的法律法规,以解决全球面临的“网络绿色危机”。  相似文献   

2.
根据人类在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人类社会可分为人力型、动力型和人工智能型三种形态。人工智能型社会是一种人工智能依赖型的新型数字化生产与生活类型,人工智能有助于人类解决动力型社会自身无法克服的气候变暖等各种高碳危机,却催生出具有强烈致瘾性和腐蚀性的网络文化,引发了广泛的人类精神障碍,这种网络文化称为高碳文化。高碳网络文化的内生性成因是人工智能技术固有的万花筒机理、互动机理、匿名机理和自由机理;外生性成因则是市场制导和法理缺陷。遏制高碳网络文化是建构低碳人生的必由之路,也是人类当下面临的一个重大生存挑战。  相似文献   

3.
网络交往伦理: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新视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道德危机是社会伦理道德问题,网络文化合理性的不足或缺失是网络道德危机的深刻社会根源。网络交往伦理的核心价值取向包括自由、开放与规范、秩序、理性的统一,公共意识与个体文化自觉的统一,对数字的尊重,有限共享与互惠的统一。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必须面向以网络文化为交往媒介的网络交往伦理的重建。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网络道德危机是现代性问题.网络文化的悖论性存在状态是青少年网络道德危机的本体根源;网络文化危机是青少年网络道德危机的本质所在:缺乏社会文化动因推动公共治理是难以遏制青少年网络道德危机蔓延的外在原因.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网络则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网络用户却一直处于劣势地位,个人隐私被窥探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关于道德危机和法律控制的讨论由此而生。围绕网络隐私权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保护网络隐私权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网络生态危机”与网络生态伦理初探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计算机网络是人类的“第二生存环境”,即由信息构成的虚拟环境。人们的误用和滥用导致了所谓“网络生态危机”。这种危机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且具有全球性、虚拟性和瞬时性等特点。其爆发与网络技术不完善、法制建设带后有关,与网络文化的负面效应有关。因此必须确立一种网络生态伦理,其基本原则,诸如无害原则、公正原则、尊重原则、允许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应当得到遵守。  相似文献   

7.
网络虚拟社区及其文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虚拟社区的出现,拓宽了人类生活的空间.正确把握网络虚拟社区的文化特征,将有助于了解网络虚拟社区,使网络虚拟社区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是网络信息发展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网络不仅作为一种基本工具和手段在当代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占据了核心的位置,而且也对人类文化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作为社会文化的校园文化也必在其中。网络穿过大学“围墙”在为校园文化带来繁荣和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冲击和挑战。正确认识网络对校园文化的影响是进一步搞好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和关键。  相似文献   

9.
网络生态危机与网络主体的道德素质培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生态危机主要是指网络安全危机、信息污染、信息侵犯、信息综合征等,危机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因为网络主体缺乏网络生态伦理理念、道德自律意识和缺乏对网络行为的道德认知造成的。所以,切实加强网络主体的道德素质培育显得非常重要而又迫切。首先,要引导网络主体树立正确的信仰。信仰能给予道德主体的行为以意义和价值,它的存在既对人行为的善恶标准给予评价和规定,也对人的善恶进行评判和范导。其次,网络主体必须确立网络生态伦理理念。保护网络生态环境实质上就是保护人类的生存空间,人类应该像保护大自然一样,保护人类的网络家园。其三,教育网络主体应遵循互惠互利、公正平等、适度自由、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等网络生态伦理原则。其四,规范网络主体的道德行为。其五,引导网络主体不断“内省”和“慎独”。最后,构建网络生态伦理教育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0.
魏月霞 《红领巾》2004,(4):70-71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网络文化不仅为犯罪心理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氛围,而且在其发展过程中引发的几种心理危机助长和推动了犯罪动机的产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网络文化已经渗透到了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都带来了深刻的改变。校园网络文化会对职校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四个方面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教育工作者在对待校园网络文化的利与弊问题上要善于扬长避短,积极疏导和加强监督,进一步发挥校园网络文化的积极作用。唯有如此,才能净化校园网络文化环境,才能使校园网络文化更好地为职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12.
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正逐渐深入到社会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网络语言,即互联网常用语,代表了一定的互联网文化,它广泛地出现在聊天、网络论坛(BBS)等各种互联网应用场合,并渗透到现实生活中,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从模因论的角度对网络语言中"飞白"辞格进行语用分析,有助于正确看待网络语言中"飞白"辞格被大量使用的现状。  相似文献   

13.
网络文化对城市形象塑造、提升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石家庄市在网络文化建设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对网络文化的重视和建设程度滞后,缺乏利用网络系统宣传、传播城市形象的策略,缺乏对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网络宣传应急处理机制等,严重影响了石家庄的城市形象。石家庄市需要培育网络政治文化,以提高城市政府形象;加强网络精神文化建设,以提升城市居民形象;建设网络企业文化,以塑造良好的城市经济形象,从而改善石家庄的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14.
网络流行语既具有传统语言的某些特质,又兼具网络语言的显著特征,备受网民青睐。近年来,伴随三网融合,网络流行语如雨后春笋,在大学生群体中不断泛化,并呈现出一些规律性特征,对大学生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网络流行语在大学生群体中泛化的表现形式、主要归因和实现途径,顺势而为,采取科学的因应措施,将进一步提升大学生舆情引领的科学性、时代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为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采取问卷调查和校园访问相结合的方式,对部分学生和教职员工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调查,认为学校应大力倡导校园网络道德修养,着力培养学生健康、理性、成熟的网络文化价值观,杜绝各种符号的网络文化暴力,努力维护网络绿色生态环境,构建多功能校园网络系统,形成一个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营造一种健康有序的网络文化交互式氛围。  相似文献   

16.
网络媒体在整个社会发展进步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也不例外。它不仅为大学文化活动开拓了新的空间,也为校园文化建设搭建了新的平台。网络化、信息化是校园文化建设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然而,网络媒体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甚至影响了部分学生的身心成长。要做到趋利避害、正确利用网络媒体,需要社会、高校以及学生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7.
道德自律引领下的网络伦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网络事件层出不穷。曾经的“艳照门”事件不仅在娱乐界、更在社会各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各界人上纷纷从各自的领域解读此事。但是,关注最多的还是对“网络伦理”、“网络文明”的思考。事实上,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反映,现实社会所适用的一切伦理道德在网络社会基本都能找到位置。但是,由于网络社会的特殊性,网络伦理的建设和完善更多地需要网络使用者的自律,并相应地结合一定的他律机制。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以飞快的速度发展,青少年学生是网络的主力军。网络在带给社会生活巨大变革的同时也对青少年的行为准则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不良的网络行为引发了道德失范。据此,章分析了存在于青少年身上的不良网络行为和网络道德危机,探讨了如何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9.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互联网在中国得到了普及,网络已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网络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网络诈骗、信息欺诈、侵犯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网络诚信缺失现象日益泛滥,严重地影响到了网络社会的健康发展。面对由于网络诚信缺失而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文章重点从网民主体盲目崇拜信息、被“符号”所异化以及受经济利益的驱动等方面来分析网络诚信的缺失。  相似文献   

20.
网络生活正成为青少年犯罪的温床与土壤。网络以其隐蔽性、开放性、自由性对现代青少年的文化模式、道德观念、生活方式产生强烈的负面效应。应当坚持“德法并举,技术为辅”的原则,构建“网络和谐社会”,为青少年打造“数字化乐园”与“信息化净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